为帮助二中学子理清成长方向、注入奋进力量,近日,韩宝祥书记用10堂讲座,覆盖三个年级全体同学开展了“做一名不懈努力的高中生”主题讲座。他用朴实的话语与深刻的思考,为青春成长锚定坐标、注入动能。 
	
	问问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长大后,你想成为怎样的人?现在,又该怎样朝着目标前行?”韩书记带领大家回望“来二中的初心”,将个人成长与长远追求紧密相连。他援引“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名言,点明了“刻苦而不痛苦”的学习境界:“把学习当作热爱,奋斗便成了青春的自觉;若仅靠硬熬,劲头迟早会泄。”这番思辨,让学子们重新审视“努力”的本质——不是被动坚持,而是主动热爱。
	三个“不”,立起成长标杆 
  讲座中,韩书记用三组“不”与“做”,为学子们勾勒出成长的底色:不盲从,做内心纯净的人——不被杂音裹挟,在纷扰中守住本心;不流俗,做有格局的人——不被庸常淹没,在开阔处拓宽眼界;不放弃,做有毅力的人——不被困难吓退,在坚持中锤炼韧性!“高中是塑造自我的黄金期,方向对了,努力才更有意义。”韩书记的话,让同学们对“成长该有的样子”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前辈故事里,藏着“努力”的答案 
  韩书记还翻开“二中人的奋斗群像”,用一届届学长学姐的故事告诉大家:“青春不怕难,就怕没有敢想的劲头、没有坚持的恒心。”体育生学姐天没亮就奔向操场,晚自习独自钻研文化课,最终怀揣着“当体育教练”的梦想,叩开了中国体育大学的大门;成绩中游的少年把错题本翻烂、向老师问个不停,从“怕考试”到“敢挑战”,逆袭考上了理想高校……“他们和你我一样普通,可‘不服输’三个字,硬是把‘不可能’踩成了‘台阶’。”韩书记声音振奋,“努力从不是孤勇者的游戏,而是一群人朝着光的方向赶路——这些学长,就是你们的‘同路人’。”
	努力,要落在每一天 
  “高中拼的不是突击,而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功夫。”韩书记反复强调“日常积累”的力量:课堂上专注的眼神、课后对错题的复盘、把大目标拆成“跳一跳够得着”的小步骤、风雨无阻的早读……“别觉得‘努力’是口号,它藏在每一天的行动里。”韩书记寄语学子:“高中三年是打磨自己的黄金期,肯下笨功夫、肯熬长劲儿,未来才有更多选择权。”
  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坦言:“原来‘努力’不只是‘拼时间’,更是‘想清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坚定地走下去’。”还有同学在笔记里写下:“从今天起,把‘乐此不疲’当作学习的底色,让刻苦变成成长的快乐。”这场讲座,是一次思想的唤醒,更是给青春按下的“奋进键”。愿二中学子带着这份力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把“不懈努力”写成青春最亮的底色,奔赴属于自己的远方。
                          文字:于艺泽 薛力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