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我校围绕“精准教研提质量,创新备考共成长”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覆盖全学科的系列教研活动。各学科教研组立足高考、全员参与,通过专题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聚焦教学、备考中的重难点,凝聚集体智慧,为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高考,深耕课堂
语文教研组陈阳、刘傲然老师,重点结合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两大板块展开分析:将知识细目考点融入日常教学,并在教材及课外文本阅读中融入命题及答题思维,提升逻辑思维品质和答题规范性。语文教研组老师们围绕2025年全国I卷真题展开深度研讨,对于试题题料选取和命制创新点进行探究,为后续教学与备考确定方向和策略。
数学组李园园、郝国建两位老师立足2025高考真题,从考点核心、答题逻辑、答题规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王素娟老师总结了高三备考经验,并深入分析了今年高考数学试题呈现的几个特点:基础性试题显著增加、知识覆盖面广、运算量合理,并为新高三备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英语教研组高三年级王辉老师进行2025年高考试题分析,试题高度注重对语言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查,王老师根据学生反馈提出新高三一轮备考建议。高二年级马丽老师就最近阶段的一轮复习状况及今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提出复习策略的调整。高一年级王艳老师分享写作技巧及写作教学策略。
经验分享,互助成长
物理组,高三李炳楠老师讲述高三各阶段的备考情况,总结经验。高二年级赵相争老师承接李老师分享的经验,讲解一轮复习备考计划,提出备考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高一年级张英彬老师深入分析了今年河北省物理试卷的命题思路、整体难度、试卷特点等,并对下一年的教学计划做出相应调整。
化学组,高三年级秦秋霞老师分析了2025年河北高考试题特点以及高考题在日常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并与全体化学教师分享了2025届高三备考策略及经验。李璐、周书玉、李雅梦三位老师对2025年高考试题进行了详实解读。老师们基于经验分享积极探讨,交流分享了对高考题的理解及未来的教学方向。
生物组郭红艳老师拓展讲解“CRE—loxp系统”基因编辑技术。蔡秀峰老师讲解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及习题解答。赵全辉老师深挖教材信息,讲解基因编辑技术定点、定时进行及相应习题。
围绕高考,提质增效
历史组,高三吴艳静老师聚焦高考试题,分享了高三历史复习经验,并特别提出备考中一定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地图等相关内容的学习。高二郝榕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选择题归纳与解题技巧。高一冯俊岩老师分析月考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和期末复习策略。
地理组,针对2025年高考,刘国平老师深入分析了高考试题与平常复习的契合度,并总结高三地理组的备考经验。马新中老师具体阐述了2025年河北高考试题呈现的新特点、难度以及主要知识点。陈峰老师则根据2025年高考试题,分享了高三地理一轮二轮复习的心得体会。
政治组,立足2025年高考,冯丽平老师对政治试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备考建议。焦金梅老师具体分析了2025年河北高考试题的新特点,并重点解读了典型选择题与主观题。两位老师的分享为2026届高三备考策略及教学计划指明了方向。
聚焦长效,完善机制
为让教研成果持续发挥作用,我校在活动中明确了三项长效措施:一是建立“学科问题清单”制度,各教研组每月梳理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形成台账并推动解决;二是推行“轮值主持”制,由组内教师轮流主持教研活动,激发全员参与积极性;三是聚焦长效化,同年级教师共同备课,不同年级教师对比教学差异,促进学段衔接。
此次大教研活动,不仅让各学科组明确了教学改进的方向,更强化了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老师们将把活动中形成的共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更优的教学策略助力学生成长。我校也将持续完善教研体系,让教研真正成为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