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园地】协作创新明导向 科技赋能启新程——我校开展2025春季学期学科大组教研活动
来源: | 作者: 二中 | 发布时间: 2025-04-02 09:07 | 87 次浏览
3月份,我校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革与备考创新”主题,组织开展了覆盖全学科的系列教研活动。各学科组立足教学实践,聚焦课程改革、命题趋势与技术赋能,通过专题分享、课例观摩和经验交流等形式,共同探索创新教学路径,为高质量教学注入新动能。
基于2024年真题和八省联考试题研析,陈颖老师通过数据分析,透析了近年高考阅读及写作的命题转向,提出“文本细读+思维可视化”备考策略。在部优课《桂枝香·金陵怀古》观摩中,教师们围绕“文学鉴赏与思政融合教学”展开讨论,探索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路径。

教研以“轻技巧、重思维”为主线展开,王丙亮老师提出“以通法破解难题”的教学理念,以逻辑推演替代机械计算。王啸宇老师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建议构建“基础+拓展”双轨体系。王素娟老师展示了AI技术在错题诊断、分层作业设计中的应用案例,为精准教学提供技术支撑。

立足高考改革,白杨老师系统梳理听力命题规律,提出“场景预判+关键词锚定”双轨训练法。董云彩老师结合智达培训经验,强调阅读教学需强化“文本结构分析”和“文化语境解码”能力,建议建立错题归因数据库提升复习效率。

政治组冯丽平老师推介的学历案模板引发老师们热议,其“情境—任务—评价”三位一体设计助力深度学习。地理组徐明静、朱安琪、董玉英教师通过地貌演变、河流平衡等案例,示范如何将地理实践力培养融入二轮复习。历史组创新融合教育心理学,王盼盼老师提出的“认知冲突教学法”,张杰、魏晓娟老师做最新试题分析,为课堂增效提供新思路。
生物组张玲老师构建的“现象—原理—应用”思维模型,于红艳老师总结的“三段式因果分析法”,温艳红老师做高考情境试题解析,彰显科学思维培养的系统性。化学组常晓丹老师的“一日一题”夯实基础,蒋洁老师创新实验设计培育探究能力,秦秋霞老师通过学情大数据实现靶向教学,形成完整的能力进阶链条。
本次各学科教研活动彰显三大特征:一是紧扣国家教育战略,将核心素养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二是强化实证教研意识,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推动教学转型;三是突出实践创新导向,各学科形成独具特色的备考方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我校将继续以教研为抓手,锚定2025高考考向,融合科学技术,深化教学改革,贡献教育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