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三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明确职业发展方向,9月5日下午,我校组织开展新教师专题培训活动。学校党委书记韩宝祥主讲,教科研主任葛晓慧,高一年级部主任陈颖、齐玉彬及新入职教师全程参与,共同为新教师成长搭建专业阶梯。
培训聚焦:小切口深钻研,六大主题筑牢教学根基
此次培训打破以往宽泛模式,采用“分学科、分层次、小切口”的精准策略,围绕新教师必备的核心能力,确定六大核心培训主题,确保教学能力稳步提升。新课标深度解读方面,以学科课标为教学“路线图”,结合高考方向,明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避免教学“无方向、无依据”;学历案与课程纲要编制,就像“建楼设计图纸”,讲解课程纲要对模块教学的规划作用,强调学历案需基于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习经历,传承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培训的成熟经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聚焦“教学评一致性”,引导新教师从“关注自我表现”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架构;作业设计与评价反馈要求作业与教学目标、学习内容高度匹配,通过科学评价精准研判学生学习成效,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强调课堂规矩规范的重要性,提出教师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状态,以德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高考真题深度剖析指导新教师拆解高考真题,分析命题立意、考查素养与情境设置,学会将高考思维融入日常教学,实现知识与情境的迁移。
理念引领:从“教会知识”到“培养素养”,把握教育发展核心
韩宝祥书记结合我国教育从“一维知识”到“核心素养”的演进历程,以“学开车”为生动类比,阐明核心素养的内涵——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更包含品格与责任。在教学评一致性上,要求学习目标、教学设计、作业评价“三位一体”,避免“目标是一、课堂是二、作业是三”的脱节问题,推荐采用“逆向教学法”,先定目标与评价,再做教学设计;秉持学生中心思维,强调教学设计需以“学生应该怎么学”为核心,学习目标表述需明确,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成效,而非仅关注教师自身表现;树立专业成长意识,提醒新教师警惕“躺平心态”,结合教育“少子化”趋势与教师职业门槛提升的现状,树立“靠专业吃饭”的忧患意识,力争成为学科“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校情速递:特色办学筑品牌,未来规划明方向
培训中,韩书记向新教师全面介绍学校优势与未来发展蓝图,激发新教师的归属感与使命感。在办学特色凸显方面,作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首批体育特色学校,学校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常年位居河北省前列,辩论赛、无人机等特色课程屡获全国奖项,人工智能实验室、急救教育教室等设施逐步完善,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平台;未来十年规划明确“课程体系丰富、育人质量一流、教学设施完善、智慧校园领先”的目标,提出“立德树人”为立校之本,以“发展教师、发展学生”为双核心,推进“正心教育课程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特色品牌建设”三大工程,打造“四有好老师”“名师骨干”等四支引领队伍;技术赋能教学强调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推动作用,指出“人工智能淘汰不了老师,但不会用人工智能的老师可能被淘汰”,鼓励新教师主动学习新技术,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实践。
暖心期许:守初心担使命,做未来教育的引领者
培训尾声,韩书记对12名新教师寄予深切期望:在专业上“站稳讲台”,建议新教师快速理清高中全学科知识脉络,主动向老教师请教,将“热情与时间”投入教学,快速提升成绩与口碑;职业上“找准方向”,以学校“培养未来社会的引领者”为目标,拒绝做“被动适应者”,力争成长为“未来教育的引领者”;情怀上“守住初心”,教师职业是“幸福的事业”,希望新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用爱心与责任陪伴学生成长,与学校共赴2030年发展新征程。
最后,教科研主任葛晓慧、高一年级部主任陈颖、齐玉彬也表示,将持续为新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与生活支持,助力新教师在二中这片教育沃土上快速成长。此次培训不仅为新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第一级台阶”,更凝聚了学校对新教师的信任与期许。相信新教师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带着专业与热情,在三尺讲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供稿:教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