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征文】一起坚守 共迎曙光
来源: 本站原创 | 作者: czez | 发布时间: 2020-04-27 17:06 | 737 次浏览
新冠肺炎疫情还未结束,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在日夜奋战,老师们都坚守自己的岗位,默默地贡献着的力量。学生们也已经适应了在家上网学习。相信在这场战“疫”中,武汉必胜,中国必胜。我校师生拿起笔记录下自己战“疫”的点滴感悟。
2020年,崭新的一年,不寻常的时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个时候,本应该元气满满地坐在教室中,奋笔疾书,然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向我们袭来,让我们成为了“宅男宅女”。有的同学出现不规律的作息,在家里上网课也不认真对待。是蔓延的疫情让我们感受到焦躁不安,还是忘记了自己本分、职责?
我想,每个人都想要成功,想要实现梦想,想要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远方,在最美的季节,遇见最美的自己,可又为之付出了多少?每个人都应该“吾日三省吾身”。为自己制定计划,作为追梦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
不惧,本是青春模样;不退,彰显青春担当。
最美逆行者
面对疫情,各行各业的青年写下“请战书”“印手印”奔赴一线,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这世间正因为有他们的爱绵延千里,从各地奔向武汉,铸就人间永恒的大爱真情。当我看到一个小男孩抱着他妈妈的大腿痛哭,“不要你走,我就要妈妈,没有为什么,就不让你走”,这是来自一位天真又倔强的小朋友的真言。这话语带着幼稚,带着不舍,还带着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爱。他不曾知道前方是多么的需要他母亲。我想当时最难受的就应该是小男孩的妈妈,耳边回荡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却依然迎难而上,坚定自我,奔赴一线。因为她知道,国大于家,国家有难,她有能力,必须冲上去。孩子看不见她的眼泪,只能看见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妈妈给他留下的不仅是陪伴,还有浓浓的爱国情怀。
致敬坚守者
新型冠状病毒,它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每一个人都想为之努力,贡献一臂之力。在这个不平凡的新年,妈妈需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第一梯队数据统计、报表,每天加班到很晚。而爸爸需要下乡、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家里只有我孤零零一人,每当我看到那个一直没有回复的消息,我仿佛看到妈妈辛苦忙碌的身影,我心里极度担心和不安,担心妈妈的身体,作为女儿,是真的什么忙也帮不上,“妈,您要坚强,经过二十多天的加班工作,我知道您特别特别的累,您不能退缩,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个魔鬼。” 她曾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作为卫生部门的坚守者,此刻需要我,我就要挺身而出,而你现在是学生,你的使命就是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暖暖的话语在我心中荡漾:不招,不摇,不急,不缓,简单又温暖。
致敬!坚守者!
加油追梦者
作为当代高中生,我真感觉到零零后的我们好幸福,尽管疫情不断扩展,我们依然可以安然无恙的学习、听课。医护工作者正在打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战胜疫情阻击战,我们作为高中生,应勿忘记:学习是我们的天职,也是另一个战场的抗疫。
当看到二中莘莘学子认真学习的身影,你是否像他们一样特别努力?学习是我们的天职,病毒不能控制我们,能控制我们的只有自己的心。我坚信我们终将会打赢这场战役。不,不只是这一场,还有我们人生极为重要的那一场!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身负重任,这世上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在你身后有人为你砥砺前行。活在当下,抓住机遇,弯路超车,做好自己。我们都是追梦人,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配拥有诗和远方。
奋斗吧!年轻人!
——高一19班 王学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中国,我们大家都被卷入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我们都很大程度受了影响。但正是因为这样,在困难时期,吾辈更应自强。
这次疫情的发生,让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的同时,也见证了许多震撼的场景。虽然现在我们学生也投入了繁忙的学习生活,但在特殊时期,更加重要的是认识到: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课本,更是将灾难变成教材。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有人统计,传染病78%的病因都源于野生动物。人类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为了谋取利益,不惜捕杀野生动物、打破自然平衡。新时代领路人强调“命运共同体”,的确,我们与自然就是命运共同体。今年刚刚一个半月发生的一切:澳大利亚山火、非洲蝗灾、以及现在的新冠肺炎,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教训。所以,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在这次的疫情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路逆行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我们也看到奋斗一线的无数白衣天使;我们还见证了十天完成、让世界震惊的火神山;我们更加见识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纯良温暖。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禁相信中华民族的兴盛有这些人在奋斗,让我们不禁想起鲁迅所说的这些掩不住荣耀、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于是我们思考:知识和本领是力量,良知和人格是方向。每一次的事件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兴盛,不知是因为知识文化,更是这些心存正义、内心勇敢、善良的人。
将目光回看,同样艰难的抗战时期,也有无数学子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以“刚毅坚卓”为校训的西南联大更是缔造了抗战时期的教育奇迹,其中不乏诺贝尔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虽敌前办学,但仍以教育报国”正是西南联大的初心。
在战争艰难时期况能培养优秀人才,在如今的战役中,我们更应以疫情为教材,保持积极良好心态,艰苦奋斗,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祖国一起成长。在这个寒假,虽然许多星星坠落,但也会有更多的黑马冲出。
吾辈,当自强。
——高二7班李天朔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冲淡了年味,也打乱了我的寒假计划。这二十天多来,我做着一项最基础的疫情防控统计工作,我负责每天和学校退休老教师们联系,了解掌握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有无发热情况。联系的多了,脑袋里总生出一些感触来。
最初建微信群时,王喜芹主席亲自挂帅,把通讯录中的几位退休老师拉进群,再发动大家帮忙,我们分头打电话,或是联系退休老师的家人、子女。退休群体中,有些老师对现代通讯工具使用不熟练或不会用、只限于接听电话,有些人身体不便、需家人照顾,有些人甚至通话困难,还有十多人常年居住外地。尽管面对种种情况,我们用了一天时间就建起了百人退休教师微信群,这很感谢退休老师以及家人和子女的大力配合。一些老师可能很长时间没见过面了,在群里相互问候,透着关心和想念,真是一家亲啊;群里偶尔会有老师分享自己的业余课程安排,或是展示新技能,气氛又融洽又热闹。王主席立了群规提了要求,老师们都很理解和支持。微信群的建立拉进了我们和退休老教师的距离,也搭建了和他们沟通的平台。
群里老师们政治站位很高,清楚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都表示尽管我们不能像奋战在疫情一线那些人一样付出,那就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护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全民战、阻击战出一份力,积极学习科学防控知识、消杀常识,每天按时监测体温并报告学校。可有些老同志年纪大了,平时微信用的少或不会用,他们为了给我们减轻工作负担,努力跟家人子女学习发微信或语音。退休了还全力支持学校工作,有着浓厚的教育情结,不忘自己是二中人,这让我很感动。还有几位和我加了好友,会发一些祝福语或是让我注意身体的暖心话,让我感受到老教师关心年轻人的心。张英忱老师90多岁高龄,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年前慰问老教师时我见过他,身体还不错。开始是我每天电话联系他,可他坚持发微信。我很感动。
因为疫情防控工作,我每天是从看到老师们发来平安的消息开始的,看似简单的测体温上报这个事,可能会给部分老教师带来一些不便或是思想压力。有几次老师忙忘了过时没报告,我就电话联系,一听是我的声音就忙着说对不起,测完就去吃药了,没耽误事儿吧。得到理解,我更加坚守岗位,会更好的服务他们。有几位老师习惯发语音,每每听到他们的声音或看到他们发来的文字就像见了面一样,想起作同事时在校园的情景,很是亲切。尽管是隔着屏幕,但关心和问候是贴心的。
我也从退休教师身上学到了对待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他们的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他们关心学校发展关心年轻人的热切,这些都将激励着我,我会不忘教育初心,勇于担当,为党旗增光添彩,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美好愿景:愿春来,疫去,山河无恙;愿情在,疾散,你我安康;愿街道,车水马龙,繁华依旧;愿校园,书声琅琅,青春绽放!
——工会 贾风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