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英


200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同年8月来沧州市第二中学任教,现为高一地理老师。
十七年来,董玉英老师一直在教学的第一线,她不断的完善自己,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她的课堂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讲台不再是教师独角戏的舞台,学生从座位走到讲台,讲台成为他们展示的舞台。学生在经历中体验,从感悟中成长。在课堂上,她设定教学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积累知识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用心体验,抓住每一个细节不断反思、总结,她所教班级的地理成绩一直在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
在教学过程中董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积极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深入研究教法、学法,在学校提供的优良环境中,她由会上课的教师慢慢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由最初的市评优课一等奖到全国地理教材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录像课一等奖;并参加国家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地理优秀课堂研究》;担任沧州市高三质量检测命题核心命题组骨干成员并在沧州市高考分析会上做专题讲座。
她说:每当我望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真、善、美,不忘初心,和孩子们勇往直前。
吴艳静


2004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现任高一历史组备课组长和历史教学工作。
她说:“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育的希望。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满足学生的渴求,让学生感到亲切,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看着孩子们精彩纷呈的梦想,作为他们的老师,更应该在这个普通却神圣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做好他们的助梦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把握当下,在平凡的的每一天中不断求索…….
王素娟


200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员。十二年来,潜心钻研教材、教法,教学成绩优秀,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在省、市级优质课评比中屡获大奖。工作成绩突出,年度考核中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奖励。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深知自己担负的责任之重要,在孩子出生不足两个月的时候就回到学校、回到讲台,承担起两个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日常教学中牢记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与热爱,让自己始终在思想上保持着一份真心与真情,努力用教育去奠基生命、浸润心田。
王老师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不甘心只做一名教书匠,课余时间阅读教育教学著作、关注前沿教育理论,矢志实践、锐意出新,在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教材改革中多次讲授示范课,获得好评。在学校“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革中潜心思考,赴上海、浙江等地交流学习。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行学历案,认真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不断完善、提高学历案质量。
作为备课组长,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又关心帮扶年轻教师,关心她们的生活、帮扶她们的业务。每次的备课组教研活动,她都精心安排,用心准备资料,引导老师们积极发言。在同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让数学组成为二中优秀备课组。
张艳


中共党员,现为高二班主任和化学老师,办公室干事。
作为班主任,张艳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秉承“用诚心换真心,用爱心育仁心”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领学生开启人生正确的航线。在学生心中播下一粒梦想的种子,静待他们的盛放与芬芳。
在教学上积极钻研业务知识,向老教师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认真编写学历案,不断反思课堂教学,在教学与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她在办公室分管党建工作和人事工作。及时组织安排党支部集中学习,多次负责组织党员同志去实地参观学习,做好每年民主评议党员的工作,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班主任、教学和办公室三方面的工作充实着她的每一天,虽然忙碌,但她认为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使自己内心踏实;辛勤付出得到学生、家长、领导及同事们的认可,使她受到莫大鼓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张艳老师不懈的追求。
董桂华


201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员,现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数学教师,获“十佳青年班主任”“敬业之星”等荣誉称号。
班主任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陪伴者,也是引导者,很多时候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们产生深远影响。她教育孩子不管成绩是否优异,心中一定要有爱,懂得感恩。她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风格,形成了自己德育工作的特色,她深入思索、脚踏实地的工作,几年下来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所带班级在纪律及学习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班级凝聚力也增强了,在2017年和2019年的高考中所带班级也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
已经毕业的孩子们放假经常回母校看望她,她心中很是欣慰和知足。一路耕耘,一路收获,而教育正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学生犹如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更需要老师耐心的教导、细心的呵护,用爱的力量悉心灌溉,静待花开。
朱安琪


201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现任高三班主任和地理教学工作。
接手班主任工作以后,为了尽快实现从任课教师向班主任工作角色的转换,她从早上5:40开始盯晨读,到晚自习9:45结束才离开,工作时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天盯在班上,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和适应班主任的工作和角色,并且时刻关注着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的变化。很快,和学生之间彼此磨合适应。
朱安琪老师认真上好每节课,同时做好教研。她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课在2017年度全国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她还在第十三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中荣获指导教师一等奖,并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她还担任学校命题研究中心干事一职,主要协助命题中心主任和各位审题、命题教师的之间工作上的往来,负责学期内学校组织考试的相关事宜。从前期双向细目表的提交、中期命题、审题细节性内容的反复校正,到后期考试的信息反馈等细节,工作琐碎而细致,但她都及时认真的完成,以确保考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陶媛媛


2016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翻译硕士。现为高二班主任及英语教师。
陶老师说“能回到母校工作是一件奇妙而美好的事情。来二中工作两年多,收获颇丰。”在教学上,她寓教于乐,耐心讲解,让学生们学有所获。陶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上,秉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以理服人、以爱感人”的带班理念,真心对待学生,虽然学生们并不十分成熟,但是他们有一颗纯净的心灵,你对他付出真心,他也会真心待你。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那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陶老师说:我不完美,但我愿意去追寻这份完美。我会在二中这片热土上,和孩子们一起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相伴成长。
张宵晗


2016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现为高三化学老师。
两年多的时间里,正是有了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让张老师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得到了更好地成长。
她始终秉持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想要成为优秀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积累教学经验方法。每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校每周集体备课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专业成长发展的平台。正是二中这种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她更有信心面对学习和教学。
张老师用心的教,学生快乐的学。因为年龄优势,她更偏重于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她喜欢和他们聊天、谈心。她尊重、热爱每一名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师生共同体会课堂的鲜活、快乐和丰富多彩,与学生共同成长。
她笑着说:“每天反思一点点,就是进步的开始;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谦虚一点点,就是被接纳的开始。只要我们朝着优秀教师这一目标不断前进,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