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父母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
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心理专家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父母和老师不要总拿孩子之间硬性地比较,而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人。做父母的是将“情”放在第一位,还是将“理”放在第一位。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只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
家长要允许孩子犯每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这是心理医生在临床中慢慢总结出来的,犯这种错误的结果往往是好的。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障碍。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就容易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孩子的心思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体察到的。想让孩子对我们没有戒备,家长平时需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多问自己这些问题:
青少年本身处于叛逆期,学业压力、亲子矛盾等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发现孩子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重点关注。一般来讲,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两周以上,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1.跟孩子的朋友、同学了解孩子最近的心理状态,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孩子出现情绪的异常反应。2.主动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可以询问孩子是否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3.如果孩子表现出抗拒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可以跟专业心理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请求心理老师及学校的帮助。4.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要理性地接受:“孩子是真的病了!”它像躯体疾病一样,需要积极治疗,要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父母最好陪同一起去见医生,一起了解孩子的病情进展、药物以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了解,
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让我们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愿每个孩子都能
被看见、被理解、被关爱、
健康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