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祯,沧州市第二中学2008级10班学生,高中班主任赵洪兰,2011年9月考入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6月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团委书记,助教。
2018年是我高中入学十周年,也是结缘二中十周年。
十年前的2008年,对国人来说是一个印象深刻的年份。这一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等一件件大事也发生在这一年。对于二中来说,这一年也发生了一件大事——沧州二中吕瑞嘉同学以621分斩获全沧州市文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录取。吕瑞嘉的班主任是赵洪兰老师,也是我的恩师。
十年后再叙二中情,母校情,其实这份情最生动的体现就是师生情。母校对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影响无需多言,她最直接的影响方式就是通过各位恩师,尤其是班主任来完成。我倾向于用最直观的结果描述这份影响和感情:在高中入学十周年的今天,赵老师所带的2008级十班学生中有10名同学走上了教师岗位,他们中有小学老师,有高中老师,有大学老师,其中也有的担任班主任。
尊师重道,薪火相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大概就是师生情最生动的体现。
恩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赵老师是政治老师,她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对我影响最大。在这门课程中,赵老师培养了我们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和能力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探求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工作思路,从而收获一个个小小的成功。
赵老师有一句名言:认真只能完成作业,用心才能提高成绩。这句话使我受用至今,只是如今的“成绩”已经延展到了我工作的方方面面。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多了一些意气,少了一些用心;多了一些浮躁,少了一些反思。这导致了我所带的学生出现成绩不高、学生干部队伍凝聚力不强等问题,一时间我陷入了迷茫。焦灼中赵老师的这句“名言”又萦绕我耳畔。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于是我反躬自省,不断总结。经过反思找出了自己的问题,进而改进工作方法,调整工作思路,最终所带的学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数十项,所在的经管学院团委获得了“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自己也获得了“十佳辅导员”称号。
独木难撑大厦,众志可夺天工。引发思考、启迪思想的也离不开我的各位任课老师:语文张立新,数学王啸宇,英语刘英艳,历史侯春燕,地理李根海。他们也都是爱岗敬业、爱生如子、默默奉献的老师,是他们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饱满的爱心,向我们传授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正如汪国真在诗中所说的: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是的,当我们长大后,越来越深深懂得:最难忘的是师恩,最宝贵的是老师的教诲。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谱春秋。走过万千风景,历经人生磨练,最美好的是我意气风发的学生时代,最动听的是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最难忘的是老师们诲人不倦的身影。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二中的不断发展凝结着一代代二中人辛勤付出的汗水,彰显着二中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拼搏精神。
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峨,让人崇敬;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令人景仰。
祝愿母校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