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第二中学2001级双特3班 商宗义 高中班主任 朱树梅
商宗义,祖籍南皮县潞灌乡孙龙村,沧州市第二中学2001级双特3班校友,2004年提前批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14年从军生涯历任 学员、助力工程师、行管保密参谋、通信参谋等职,2017年转业至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现任电力安全监管处主任科员。
整日忙于工作与家庭,在公务员、儿子、丈夫、父亲等角色之间快速切换,时光是那么匆 匆,不知不觉已过了17年。17年,并未觉得漫长;17年,我们快速成长; 17年,我们逐渐认识了自己,认清了努力的方向。当开完会静坐下来,当孩子睡 着了夜深下来,当拿起一本书让世界安静下来,内心无比怀念曾经的双特三班,怀念高中的匆匆那年……
2001年,那个开学季注定不平凡,我们各自带着行囊来到二中,一间教室改成的宿舍,没 记错的话好像是住了26个人,各式各样的花被子、蚊帐、饭盆、脸盆、毛巾、牙刷、拖鞋,各种琐碎把我们关联在一起,成为生命中很重要的同学挚友。
随后开始的军训更加令人难忘,太阳下一排一排,一列一列,齐步走不齐,正步踢不直, 跑步停不下,各种混乱,还好最后检阅的那天我们班还不错。我们的教官叫沙鹏,又高又帅的那种大男生,也就比我们大几岁的样子,休息的时候教我们 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歌,军训结束一句再见,再也没见。
开课以后感觉高中的节奏确实比初中快,不过那会儿心无杂念,一心学习,倒也能勉强应 对。也曾在心里羡慕某人英语很流利,羡慕某人脑子反应快,羡慕某人记忆能力强,甚至羡慕某人桌子上有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回想起来真是各种单纯 ,各种快乐。
高一开始流行背诵古诗,每天早自习,大家都拿出一天中最高的分贝,只有这会儿你背的 什么别人也听不到,别人背什么你也听不到,这种感觉现在想来,应该是一种自由吧。在声音的海洋里,我们可以随意撩起一个水花,而不会打扰别人, 也不会伤了自己。有了背诵就又有了课间的斗诗,斗诗一般以女生胜出结束,教室右前方的一对同桌,好像总能背过大家没听过的诗,让人心生羡慕。
后来又流行疯狂英语,大家都用随身听播放着录音带,戴上耳机在自己的世界里放肆疯狂 ,我们还专门到操场的主席台上,站在最中央,来一段疯狂英语,那感觉真的不错。现在孩子也在学英语,我总鼓励他大声说出来,不用管对错,而自己 却把英语都还给了老师,也是对自己无语了……
三年,老师们对我们付出了太多,我的感受是没有任何一个阶段的老师会像高中老师那样 热切盼望我们能够成才,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历历在目:每日的早操早读的陪伴,完不成作业后的批评教育,每一次进步给予的鼓励和鞭策,课上缓解 压力的小笑话,鼓励大家走上讲台的课前分享,还有每次细致批改的作文,已经还给老师的 αβγδηθσμε,逐个分析的染色体,现场讲解的运动模型,实验楼里做的化学试验,终于记住的上弦 月和下弦月,按语感去填词的难题,终究还是记不清年代的历史事件,已经从政却也说不清的政治经济……
记得老师说过,虽然大家觉得高考定终身可能不公平,但当你走向社会,就会发现,只有 高考给了你们一个在同一个平台竞争的机会,以后是各种的不公平。我想告诉老师,离开二中14年了,我们都感受并且深刻体会到了您的话,我们始终都 在不公平的环境中,而我们做的是享受这样的环境,保持那份初心,努力再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维度。凡事有因果,所谓不公平无非是别 人背后的付出我们并没有看到,所谓追求公平,就是要做一些别人看不到、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当走到台前的时候,我们才会与众不同,才会让看不懂 的人感觉不公平。
离开二中14年了,在这期间,上军校5年,从军8年,从政1年。每每和同学们相见,都会 想念二中,每每回忆往日,都会回忆二中。曾经的同窗,现在也有很多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因为各自的忙碌,我们见面不多,期待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 我们会偶遇,像当年在二中那样。
也曾几次回去,回去看望二中,学校越来越漂亮,建设得越来越气派,而每回去一次,就 发现以前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我们十六岁时候遇见的二中确是再也回不去了,还好老师们都在,还好初心还在,还好我们的二中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