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青春热血,书写时代华章
李晓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进入二中十年,十年青春,十年风雨,我感受着、感慨着、感动着,命运与之相连,血脉与之相通。
初到二中,有幸参与了校史编写工作,从而有机会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校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的峥嵘岁月,老一辈二中人不怕困难,上下一心,用双手修校舍、建场地,呕心沥血办教育。到后来,二中于强手之林中脱颖而出,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真正的“母校之光”。通过搜集和整理这些资料,我深深地为二中人不惧挑战、顽强奋斗的精神打动,更坚定了做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信心。三尺讲台,一腔热血,二中人将“真干实干,埋头苦干”落在了实处。
“凡是过往,皆为序幕”,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伟大事业是持续奋斗的结果,更需要在继往开来中继续推进,“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密码,更是我们坚定不移的追求。走向未来,更加需要永葆初心,牢记使命。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致远”的精神是流淌在每一个二中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它意味着不甘于平庸,不流于世俗,不止于优秀,天天向上,力求更好。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二中有无私奉献、不慕名利的老师和严格自律、力争上游的学生。有不少老教师已年届六十,仍奋战在教学一线。他们勇担重任、以老带新,组建了一个个“能打胜仗,能打硬仗”的优秀教师团队,并在高考角逐中屡获佳绩。在遭遇成绩下滑之际,他们帮助大家查找问题,总结原因,制定计划,落实要求,团结一心,走出逆境。
“志之所向,心之所指,身之所望”。为了共同的目标,再大的困难都算不上困难,大家齐心协力,所向披靡,共克难关,追求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实现卓越理想。
在主旋律热播剧《山海情》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其实人生和溪水一样,只有汇成大河,奋力地把山劈开,把土划破,才有希望奔向大海,如果失去了勇气,就会成为内陆的盐湖,直至干涸”。二中师生把“弘毅致远,厚德笃行”作为奋斗目标,坚定信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这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更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中印边境上为保家卫国牺牲的战斗英雄中年龄最小的仅十九岁,他在笔记中写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质朴、炽烈,一片丹心,青春热血,矢志报国;甘愿舍弃繁华都市、扎根农村基层的“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文秀,在硕士毕业之后毅然选择成为了一名服务于贫困山村的“父母官”。她满怀热忱,兢兢业业,深入一线,带领乡亲们在扶贫攻坚战役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她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我们歌颂英雄、缅怀英烈,学习榜样,就更要将青春与热血挥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真抓实干中练就一身善作善成的真本领,脚踏实地的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勇担重任,才能筑梦未来,实现人生飞跃,个人如是,集体如是,国家亦如是。
二中是教师们书写教育梦想的地方,是学子们温馨的港湾和筑梦的基石。十年青春匆匆,我在这里学了很多,感受很多,收获更多。最后以一段小诗献给我一直热爱、矢志不渝的教育事业,也献给我们伟大的党100周年华诞:
我生命的每一天
都在用滋润的阳光,
身边的桃花,脚下的小草,
编织理想的生活。
在前方,
远远地等待着,憧憬着,
瞬间怒放的生命
比春天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