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11日,我校连续组织了两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专题培训会,教科研处主任张季炜结合国家强基计划、大学双一流建设、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鲜活事例对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内容改革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构建高考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随之启动。经过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的150余位专家三年的努力,研制完成了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创造性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考试评价全过程,以实现高考评价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统一,切实将高考打造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考评价体系的理念已在近年的高考内容改革及命题当中逐步体现,为保持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奠定了基础。《体系》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概念。“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高考的评价理念逐渐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明确,核心素养的提出,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评价体系又创造性地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评价新理念,完成了基于这一理念的“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不是《考试大纲》,也与《高中课程标准》在内涵、功能、适用人群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在新的评价体系下,必定会对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内容提出新的要求。
解读中,张主任还提醒老师们要特别关注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所谓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2019年数学全国卷的情境设置出现了维纳斯,就是情境设置日趋灵活的体现。“生活实践情境”、“学习探索情境”的出现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的迁移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校对《中国考试评价体系》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体系》解读,集体学习;第二阶段: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体系》的实施路径进行探索;第三阶段:进行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