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元,沧州市第二中学2001级1班学生,高中班主任李学锋。200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2010年考入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
中考之后,两个选择摆在我的面前:沧州一中或是沧州二中双特班。对于未成年的我而言,选择总是令人兴奋的,但同时也伴随着对未来的未知。我有过徘徊,有过纠结。现在想起沧州二中温馨的校园、明亮宽敞的教室、绿茵茵的足球场、敬业勤奋的老师,我就感到庆幸,庆幸自己明智的选择:成为了沧州二中莘莘学子中的一员。
高中的主旋律就是忙碌,每天“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离开高中校园这么久,很多细节已记不太清了,但意志力、关爱以及责任心这三个词在我回首高中生活时总会萦绕脑海。
高中入校的第一课就是军训。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从小生活在长辈的呵护中,很难有机会经历这种以体力与意志力磨练为核心的历练。军训对于我们而言,除了身体上切实感受到变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强化我们遇到挫折坚持、遇到困难挺住的意志力,同时增强我们的组织纪律性。高中三年时间可以说是学生时期最辛苦的三年,没有强健的体魄与坚定的意志,是很难一直坚持到最后的。也感谢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踏上征途伊始,就经历了意志力的磨练。
高中前两年,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很多心思花在了篮球、网络游戏上面。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学习还是受到了影响。好在二中的老师们对学生都一视同仁,不论你的学习状况如何,他们都会对你尽心尽力。高二的时候老师还让我担任英语课代表,我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这使我在英语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自此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让我在后来读博士期间更是受益匪浅。在各位老师殷切关爱下,我的思想开始慢慢转变,直至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最终考入我满意的大学,没有让高中成为我人生的遗憾。
二中的老师是比较辛苦的,从早晨6点的早自习开始,一直要盯到晚上10点晚自习结束,不但工作时间长,而且工作强度高。在高三下学期,班主任李学锋老师由于工作劳累生了一场大病,她却不肯多耽误一天上班时间,而是每日拖着病弱的身体按时来到班里,陪我们一起度过高中最后的冲刺时刻。这种责任心感动了班里每一个人,激励着我们以更认真的态度、更努力的行动去迎接我们的终极大考。
身在其中之时,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美好;但离开之后,不舍之情便会涌上心头。工作以后,人面对的事情和挑战比以前多了,也很难再有机会感受同学之间那种相濡以沫共度难关的友情,以及老师亦师亦友般的亲情。虽然我已高中毕业许久,但在二中学习生活的许多情景场面却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假期回沧州经过母校校园门口时,我屡屡有冲动去学校看看我跑过步的操场,还有宿舍、食堂和教学楼。奈何二中的门卫大爷总是异常机警,让我无法“得逞”。
我想对高三的师弟师妹说——抓住最后宝贵的时间,度过一个紧张而快乐充实的高三,留下你们记忆中宝贵的东西!
我想对高二的师弟师妹说——只要肯努力,什么时间都不晚,抛弃高一时的懵懂,做这个年龄应该做的事情!
我想对高一的师弟师妹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抵制住各种不良诱惑,迎接属于你自己的高中生活!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高中三年是这马拉松最重要的一个赛段。感谢二中,让我在最重要的赛段里上足了发条;感谢二中的老师,让我在最重要的赛段里找准了方向。
祝福母校沧州二中,愿二中的学子更加优秀!